智能硬件+在线服务,咕咚要做真正的体育品牌 | 品牌研究所

TopDigital官方网站 > News > 行业快讯 > 智能硬件+在线服务,咕咚要做真正的体育品牌 | 品牌研究所

智能硬件+在线服务,咕咚要做真正的体育品牌 | 品牌研究所

  • Posted by: TopDigital

引言:

随着国人对于运动健身的重视程度愈发加深,他们的需求也更加全面。充满干劲的运动人士,不仅需要能够记录运动历程的App、工具,更希望可以在运动圈子内找到志同道合的人。另外,借助专业的课程和硬件设备进行科学的运动健身,也是他们持续追求的目标。

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,以咕咚、Keep、悦跑圈等为代表的的运动平台逐渐兴起,成为用户与资本青睐的选择。尤其在技术的驱动下,越来越多的运动App都开始涉足更广的领域。以咕咚为例,除了专注于App产品本身之外,也开始研发智能运动硬件,并在今年进军代餐行业,开启全新业务。从2010年至2020年,咕咚几次拓展业务的原因是什么?智能运动又是如何布局的?对此,我们采访到CEO申波,他与我们聊了聊这十年间咕咚的重要变化。

品牌研究所 Vol.03

咕咚 CEO

申波

从运动社区到智能硬件,咕咚的布局源于四大需求

根据Mob研究院《国民运动健康趋势报告》显示,预计到2020年中国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将达到4.35亿,国内体育消费市场预计达到1.5万亿。当运动健身成为日常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,用户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和专业。申波认为,如今的用户在运动上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。

▲ 2020年预计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将达4.3亿人(来源:Mob研究院)

第一,对运动工具的需求。无论是室内健身,还是户外跑步、登山,使用手机或手表等工具记录配速、距离、心率等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。这不仅可以让自己的运动周期有迹可循,也能够通过分享数据的行为,促进社交交往。

第二,对赛事的需求。体育产业的本质是追求更高、更快、更强,因此比赛对用户来说是一种刚需。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,线上赛事的蓬勃发展,能够满足用户无法参加线下比赛的强烈需求。

第三,对专业内容的需求。不是每个人都是专业的“运动家”,因此在运动健身时,姿态是否正确、动作是否标准、时长是否能达到锻炼目的……种种问题都需要有专业课程的指导,才能让用户的锻炼更专业、更有效。

▲ 咕咚运动圈,满足运动人士的内容、社交、赛事需求(来源:咕咚)

第四,对运动装备的需求。除了对工具、比赛、内容的需求之外,如何保证运动过程中的安全、高效,让运动更科学,也是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,因此在实体产品方面,如跑步装备等,也催生了强烈的市场需求。

“在朋友圈晒运动数据、参加线下运动团/赛事等社交活动可以让用户坚持运动,但当用户越来越专业时,就需要用科学的设备辅助他们进行心率等数据的测算,同时保证运动的安全。”申波提到。

伴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,作为中国领先的智能运动平台,咕咚从App社区起步,在经历了App 计步的 1.0 时代、赛事+智能硬件的 2.0 时代之后,已经升级成为运动大数据的智能课程服务平台,进入3.0时代。如今,通过专业化运作、社区化运营,保证用户的运动体验,是咕咚的目标。“我们的希望让每个人都动起来,坚持锻炼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所以即便咕咚的产品形态正随着技术发生改变,但理念和愿景却始终如一。”

瞄准户外跑步场景,为爱好者提供“智能运动”服务

在流量红利逐渐衰退的情况下,咕咚依旧保持着每年10%左右的用户增长率。“从线上来看,我们重点的营收版块在实时运动体系、在线赛事以及运动装备等服务。”申波说到。其中,咕咚的实时运动体系产品“CODOON LIVE”是一个连接教练和用户的在线开放平台,通过在线实时直播,可以为用户提供健身课程服务,打破线下健身房价格高、效率低,以及线上健身App无人指导、训练枯燥等弊端。

近些年,随着技术、大数据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运动平台开始逐步拓展业务版图,将“触手”深入至智能运动服务领域,咕咚也随之升级“智能运动,尽在咕咚”战略。由于主打户外运动场景,因此他们的战略定位相对来说更加清晰。

“我们的智能运动,一方面能够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在线课程内容,另一方面重点开发可联网的智能运动设备,并连接跑步比赛等活动。另外,还可以根据每个人实际运动的效果,推荐定制化的课程和服务。”

▲ 咕咚线上专业课程

在智能硬件方面,咕咚主要以户外产品为主,将运动装备、训练课程与AI技术结合,研发并推出了咕咚智能跑鞋、智能运动手表等系列。以咕咚运动手表为例,产品支持6大运动模式,实时监测心率,内置9轴运动传感器,可以精确捕捉佩戴者的实时姿态;并依托咕咚首创的V-COACH虚拟教练服务及CODOON LIVE直播课程,实现真人在线私教。

▲ 咕咚推出智能运动手表(来源:咕咚官网)

而对于跑步机、单车等大型的智能运动设备,咕咚则采取与第三方合作的形式来推进。也就是说,虽然大型的智能运动设备是产品矩阵的一部分,但咕咚还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个人户外运动的支撑上。

留住高价值用户,咕咚要覆盖运动的“吃穿用练”

2019年,申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道:“只有高价值的或付费的用户才是护城河。”高价值用户,是指那部分愿意主动付费,购买内容、硬件等产品的人。从咕咚的后台数据来看,拥有产品的高价值用户平均活跃度是没有购买硬件用户的两倍,而且他们更专业、更活跃,相对来说对运动的热情更久。因此,咕咚的策略很明确,既要通过运动设备在站内、站外不断获取高价值用户,也要通过咕咚App提供的专业服务持续转化智能运动设备等产品。

一直以来,申波都非常关注美国健身行业的“独角兽”企业Peloton,它在“课程直播+硬件销售”中掀起的家庭健身市场变革,为申波提供了盈利的新思路。“通过硬件获取高价值用户,然后为他们不断地提供周边商品及内容服务,这是Peloton商业模式的核心,也是值得咕咚借鉴的地方。”

2020年,咕咚开始进军轻食代餐领域,推出新品「辣系列」,用低卡、0脂的魔芋代替普通面饼和红薯粉,逐步开拓运动领域的其他品类。“目前,我们已经基本满足了用户对运动装备、运动周边的需求,接下来就可以深入用户运动生命周期的方方面面,成为伴随用户成长的运动平台。”这样的品牌建设比较类似于迪卡侬,不仅仅研发单品品牌,而是聚焦于全渠道品牌,用相对较强的品牌效应,通过软件、硬件与用户达成紧密的联系。

▲ 咕咚推出魔芋酸辣粉和魔芋火鸡面代餐食品

未来,咕咚将基于智能运动硬件+在线课程服务,构建生态闭环,解决用户运动难开始、难坚持、难见效的痛点。这意味着他们将不仅局限于现有的户外运动、室内健身等服务,还将扩充球类等其他运动类别,打造运动大生态,成为真正的体育品牌。

Author: TopDigita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