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Digital专访不息创始人&COO张玉虎:为什么如今在小红书做营销,更需要生意思维?|案中观察

  • Posted by: TopDigital

近来,似乎总有声音表示,小红书的流量效率越来越低、种草越来越难、门槛似乎也越来越高。尽管如此,仍有品牌在小红书上画出了漂亮的增长曲线。

2024第十二届TopDigital创新营销奖-种草营销赛道的金奖得主亚朵星球便是其中的代表案例。这几年,亚朵星球通过占领「深睡」这一心智,创造了家纺行业的增长奇迹。2025年,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种草策略?其他品牌还有机会通过小红书实现类似的生意增长吗?出于种种好奇,我们采访到了近年的行业黑马agency——不息BUXI。不息深耕小红书营销,虽然成立仅仅5年,但成长迅猛,目前已服务了高露洁、联合利华、雅萌、百雀羚、亚朵星球、自然堂等众多知名品牌,更是在TopDigital创新营销奖和TBI杰出品牌创新奖拿下不少奖杯。

 

不息获2024第十二届TopDigital创新营销奖三项大奖

 

不息获2024第五届TBI杰出品牌创新奖三项大奖

 

长达2小时的采访中,不息创始人&COO张玉虎跟我们分享了许多。有高度凝练的行业观点,有成熟的方法论总结,更有一手的鲜活案例。比起单纯的营销,他更在乎品牌的生意。有意思的是,虽然不息目前只深耕小红书这一个平台,但谈到生意与增长,他给的建议反而总是从全局视角出发的。

不息创始人&COO 张玉虎

01

媒体跨行来

更懂生意的广告公司

 

TopDigital:您之前是美妆行业资深的媒体人,当时出来创业的契机是什么?张玉虎:17年的时候,我认识了我的合伙人栗子(栗晨阳,不息创始人&CEO ),当时我们在一家化妆品的行业媒体里一起搭档做报道,工厂、品牌、渠道等等,产业的上下游我们都要跑,最开始我们报道线下渠道比较多,后来我们常常往杭州跑,因为美妆零售渠道正在发生剧烈变化。当时发生了一件比较震撼我们的事情:17年张大奕做了一场微博直播,1小时就卖了一千多支美宝莲,一千多支美宝莲如果放在线下店,卖一个月都不一定卖得动。我们就意识到,渠道要变天了。于是我们就在想,能不能借这个机会出来做一些业务,后来就有了不息。

 

不息杭州办公室

 

TopDigital:为什么当时看到电商崛起后,你们选择创业做小红书?张玉虎:当时小红书还没成为一个主流平台,但它在那时就能给淘宝天猫的商家带来很强的站外生意增长,而且小红书与天猫之间生意的链路、用户的链路已经相对清晰了,不过好像还没有人很系统地去做这件事,当时主要是一些品牌的in-house团队在小红书投博主,方式比较粗糙。于是我们当时就想到可以用一种更成熟、系统的方式帮品牌在小红书做KOL/KOC投放TopDigital:但你们刚成立的时候也没有博主资源。张玉虎:其实就是一个个去拓,一点点累积,没有很玄妙的地方。

TopDigital:那当时是怎么拿下第一个客户的?

张玉虎:我们第一个客户是一个在天猫做产后修复仪的商家,当时是2019年,这种高客单且没有很多市场认知度的产品,几乎只能在小红书找到用户。我们跟这家公司之前有过其他合作,建立了一些信任基础,于是他们就找到我们,希望我们能帮他们做小红书。

过去我们做媒体和杂志,本质是内容管理,而帮品牌做小红书,我理解也是一种内容管理,包括管理博主、内容生产、选题和创意等等。

所以这件事儿本身就是我们的能力点,我们可以做,挑战无非是对这个新的社区生态圈不够了解。

而且在当时品牌们在小红书做营销,需求比较简单,需要最终交付的只是达人名单。通常的做法是根据预算、粉丝量、所属类别来找对应的垂类博主,但我们不太一样。我们认为要从产品的使用场景出发匹配合适的博主。因为好产品是在有价值的场景内,解决着具体的问题。那什么场景下用户需要这样的产品,我们就反推来投什么样的博主。

TopDigital:具体是如何找对应的场景需求的?

张玉虎:这要提到我们的第二个客户了,这家客户的产品是美妆冰箱,也是当时给我们内部团队带来很大正向激励的一个项目——一年凭借不到50万的投放费用,在天猫上带来了超过一千万的GMV。

最开始客户的想法是沿用惯常的思路,投放美妆博主,投了大概两周后,我们发现不ok,美妆博主在粉丝心中的形象是专业的,没有一个博主敢明确跟粉丝说,化妆品需要放在冰箱里。

于是我们发现,这不是一个能解决硬需求的产品,它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视觉场景的情绪消费,理解了产品根本的价值属性后,我们进行了全面转向——投家居博主。

因为家居博主用几张配图就能展现美妆冰箱的精致感,在生活仪式感中扮演的角色,用几幅图景唤醒消费者在情感、感性层面的向往。后来事实证明投放效果很不错,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。

正是通过这个项目,我们验证了自己的认知——从场景和人群出发,是小红书种草的起始点。它也让我们知道应该如何最合理、最大化地用好预算。

 

02

两类好产品

分别对应着小红书的「搜索页」与「发现页」

 

TopDigital:能否举例说明一下具体如何找到对应的场景/人群?张玉虎:比如,对于一些新奇特的产品,在做种草投放之前,要看这个产品所在的子类目是否有增长,以及是否存在真实的使用场景,既包括功能性场景的价值,也包括情绪性场景的价值。TopDigital:最后的成功率取决于什么?张玉虎:我们服务客户时,会从生意的角度来看营销这件事。生意能否成功,以及能做到多大规模,本质上取决于四点:1. 场景、2. 频次、3. 客单价、4. 货币化率——也就是用户是否愿意花钱来解决这件事。其中场景越核心,以及背后的需求越硬,对应的生意越大,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蜜雪冰城的柠檬水。TopDigital:但小红书上的主要内容,可能关联的并不是这种高频核心的「硬需求」,而是一些与生活方式相关的「软需求」,而「软需求」可能会面临可替代性高、趋势一过需求就消失等问题,这个领域的品牌和商家应该如何在小红书上持续增长呢?

张玉虎:持续增长的基础是推出好产品,好产品有两种类型,一种是解决了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,第二种是解决了用户没想到的问题。

第一种,对应着小红书的搜索页。搜索是人的二级行为,用户搜索的内容往往背后是已经存在的需求,在过去几十年里,这些需求基本已经有相应的产品来解决了。但是小红书的搜索心智非常强,因此品牌仍然可以通过上下游搜索词、用户的搜索浏览路径等更丰富多维的数据,找到一些细分的、还没被解决的需求。

比如枕头,它解决的是人们睡眠的需求,这个古老的品类已经诞生几千年了,但到如今,仍然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舒服的枕头,有的人总觉得高度不合适、软硬不合适…等等,在这个看似成熟的市场里,仍然有很多痛点没被解决,亚朵星球正是抓住了这些需求,一点点打磨产品。

第二种,对应着小红书的发现页。品牌在发现页经营好内容,可以激发渴望,解决用户没有想到的问题,带来新的增长预期。枕头并不是一个高频消费的品类,很多人可能觉得自己的枕头并不太舒服,但是也不会想要换一个。我们帮亚朵星球做的,就是围绕“深睡”这一品牌心智,用内容展现出产品优势,创造出令人向往的图景,吸引潜在用户。

TopDigital:就「发现页」而言,别的社交平台也有,小红书的发现页对品牌而言有什么不同吗?

张玉虎:小红书跟其他平台的区别,有点类似于shopping mall和步行街的区别,在shopping mall,用户可以更有选择性地逛,而在步行街,店家强势的宣传阵仗更有爆发力,让人来不及思考和选择,很容易冲动进店消费。

区别源自小红书的交互逻辑,从诞生到现在,小红书的发现页依然是双列排布的界面,这个逻辑的好处是,内容能够筛选用户,用户也能筛选内容。

比起单列全屏排布,用户在小红书有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导权。一方面,品牌在这里能找到更多高价值的客户;另一方面,这种交互逻辑下沉淀的用户数据质量更高,我们能看到更真实、更深层的用户需求,品牌也能找到更精准的客群,而不是仅仅基于标签匹配。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,才是实践的第一入口。

所以,在小红书做营销,内容非常重要,而不是纯看数据和预算。我们作为agecny,要做的就是通过内容帮品牌达成更多的双向匹配。

TopDigital:最近这几年大家也会开始认为,小红书内容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了,很多笔记一看就有一股“小红书味儿”,不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?

张玉虎:这个就是内容技巧了,坦白说,所有的车长得都一样,都是四个轮子加一个车架,但好车就是有更多人买,好内容转化率也更高。

好内容关系到各种细节,包括各个环节的花字、技术的表达形式、拍摄的视角、标题释放出来的信息、评论区预埋的信息密度、沟通风格,甚至是文字流畅度等等,还有很多暗知识。所有细节的功夫累积起来,最终才能从量变到达质变。

 

03

从反漏斗到AIPS

小红书的方法论进化了吗?

 

TopDigital:对于预算有限的中小品牌而言,在小红书的机会是不是没有以前那么多了?张玉虎:其实抛开这个视角看,小预算怎么做天猫是个问题,小预算怎么做抖音也是个问题,本质上是小预算怎么做生意,这个时候,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生意从哪儿来、团队的核心能力点是什么,而不是营销平台怎么做。如果品牌确认自己的核心能力点以及品牌定位、产品更适合小红书的话,小红书能够给这类中小品牌带来的最大的价值之一就是新品测试。相较于其他平台,小红书测品的成本更低,而且小红书图文笔记为主的内容形式更灵活,可调整性强,目前小红书种草的外溢价值目前也有更精准的度量手段了,最后,品牌借助反漏斗模型,更容易在小红书上找到自己的核心人群。TopDigital:除了反漏斗之外,小红书前不久推出了新的AIPS人群资产模型,这对指导品牌做种草带来了什么影响?

张玉虎:AIPS的核心其实是用户行为的量化,量化后,品牌对用户的理解颗粒度更细了,品牌根据这个模型积累到的人群资产,就代表着种草效果和品牌身位,而且AIPS人群指标的增长与生意增长的正相关性是非常强的。

TopDigital:怎么理解?

张玉虎:小红书的成熟品类里,AIPS人群指标的参考性会更强。比如一个美妆品牌在精华类目下累积的AIPS人群资产位列Top 5,那么你在天猫上也绝对位于前列。

TopDigital:不同品类之间有区别吗?

张玉虎:会有的,AIPS人群模型的数据,来自商业化预算的消耗,小红书的商业化经历了5年时间,这5年里,预算投放越多的行业,数据越丰富,越精准。

TopDigital:能不能理解为AIPS模型更适合成熟品类里的大品牌?

张玉虎:对,对于大品牌而言,运用AIPS模型见效更强。对于一个非成熟品类的品牌来说,如果在运营上找不到人群包,但是在具体生活场景里有消费需求,卖点是成立的,核心还是要通过内容策略找到属于自己的新人群,因此应用反漏斗模型是更合适的策略。

后记

 

采访过程中我们问道,两位创始人的媒体出身背景给公司带来了什么影响?得到的答案有两点。

一个是「从生意出发做营销」。多年记者的经历,两位创始人站在观察者的视角得以了解商业运转的全貌,更懂得如何从生意视角帮品牌做营销。这也是为什么不息在很早的时候就总结出了「品类数据增长+现实场景验证」这一核心策略。

另一点是「具体」。所有事件背后都是具体的决策和具体的人,记者要把稿子写好,一定要多去见当事人,从夫妻店老板到品牌决策层等等;我们现在创业做公司也是一样的,我告诉我的团队,一定要多去见客户,因为工作能力的养成是具体的感受带来的。”

不难理解为什么不息会选择all in小红书,因为以上两个理念,正一一对应着小红书最重要的两大特征,一是瞩目的商业价值,这个种草起家的平台,其商业化进程吸引着众多关注,仍然是不少品牌的首选营销平台;二是这个社区的「活人感」,我们总能在小红书上看到更多具体的人、具体的生活经验,而不是头部网红明星。虽然这也是它被外界诟病的一点,越具体,也就意味着越多元、越复杂、越难以量化。不过如果商业变成一场数据和预算的竞赛,还剩下什么魅力?打倒我们的究竟是种草玄学,还是对确定性的过度焦虑?

更何况,还有更多类似不息的广告公司在市场里交出亮眼答卷,平台的数据建设在5年积累下也愈加成熟,品牌需要做的,或许只是找准自己的核心能力点,稳定战略方向,向前走去。

 

采访:常韵、予微
撰稿:常韵
责编:Fanning

 

参与赛事

 

TopDigital创新营销奖关注以任何创新形式帮助企业获得增长的营销作品,表彰最具创新力的品牌及企业。十三年来,累积已有来自5,200+家企业23,000+件案例积极参与奖项评选,TopDigital创新营销奖见证了中国营销界数座里程碑的建立,已成为创新领域的权威奖项和风向标。

 

2025第十三届TopDigital创新营销奖报名通道现已开启!众多企业纷纷摩拳擦掌,积极筹备申报资料中,以下是本次赛事的日程安排,参赛企业需于5月9日前提交案例!

 

Author: TopDigital